成本核算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进行分类,并按一定对象和标准进行归集和分配,以计算确定各个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成本核算包括生产费用汇总的核算和产品成本计算两部分内容。接下来主要分享材料出库以及编制人工费用的会计分录。
还记得当年我在学会计的时候,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经常混淆,今天就给大家总结一下原材料在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下的会计分录。
2017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是比较特殊的一年,存在着众多的改革,但是不要因为改革而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坚持每天学习会计从业考试知识点,以不变应万变。
材料的日常收发结存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实际成本法下,一般通过“原材料”和“在途物资”等科目进行核算。企业外购材料时,按材料是否验收入库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材料已验收入库
如果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已验收入库,按支付的实际金额,借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预付账款”等科目。
如果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按相关发票凭证上应付的金额,借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如果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但月末仍未收到相关发票凭证,按照暂估价入账,即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下月初作相反分录予以冲回,收到相关发票账单后再编制会计分录。
000元。货款、税金及运杂费均由银行存款支付,该材料已验收入库。
000元,应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材料价款、运杂费和增值税以银行存款支付,使企业银行存款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
2.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如果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按支付的金额,借记“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待验收入库时再作后续分录。
对于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企业应根据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例题】企业向B公司购入乙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50 000元,增值税8 500元,材料尚未到达,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1、实际成本法
1.材料已验收入库
下月初作相反分录予以冲回,收到相关发票账单后再编制会计分录。
2.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对于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企业应根据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是企业会计人员进行成本核算时,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当相关会计人员采用实际成本法时,详细的分录是什么呢?如何来编制呢?今天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来学习一下实际成本法会计分录怎么写?希望大家看过后,可以更好地处理相关账务。
1、货到并验收入库,发票等结算凭证已收到,货款已支付。
2、货款已付,材料尚未到达
3、货到并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下月初,用红字做同样记账凭证冲回,以便下月付款后,按正常程序记账。
4、采用预付货款方式购货
5、领用材料时